有关克服困难的诗句,形容克服困难的诗

《行路难》这个题目,唐人做得最多。难道是唐朝人前途最为艰难?非也,题目虽然是“行路难”,但绝大多数诗词表达的重点是诗人藐视艰难,要创建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只有把前路写得艰难困苦,才能表达诗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才是盛唐的豪情,这才是大唐的气象。而其他时代的“行路难”,则视角更为广泛,有对赋税深重的控诉,有对江湖险恶的感叹,多有沉沦、牢骚之意,没有了唐人的豪情壮志。

1. 李白,《行路难三首》

诗仙的《行路难三首》,可能是大家背诵得最多的“行路难”,这没办法,相同的题目,诗仙在绝大多数诗词中要么是最好的,至少是最豪迈的。在《行路难三首》中,诗仙描写了世路的艰难,一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既雄壮,又无奈。说,人间的大道虽宽广如青天,为什么唯独没有我的出路?这既是年轻人愤怒的呐喊,又是不服输的精气神,凭什么我就不能成功呢?

当然了,这三首中,最为豪迈,最为振奋人心的,要数这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就算是价值千金的金杯盛美酒,就算是价值万钱的美食佳肴,我也放下杯筷,不愿进餐。为什么?因为我内心苦楚。我拔剑四顾,却内心一片茫然。为什么?前路艰难啊!就像你想要渡过黄河,却坚冰堵塞大川;就像你想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其实,这不算什么,行路难,古来如此。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行路难,难在“多歧路”,难在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但无论如何,请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无论身处哪个世纪,李白的这首《行路难三首》,都能给我们吹响进军时代的号角。

2. 《拟行路难十八首》,鲍照

南北朝诗人鲍照的组诗《拟行路难十八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悲哀,对人世不平、人生多艰的愤慨,而且在这些表面看来似乎消极悲观的感叹中,深藏着对人生、生活、生命、命运的强烈追求和留恋。其中最最值得一读的还是这首: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哀叹自己的贫穷。诗人说了,“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一般来说,男子汉大丈夫四十岁身强力壮而出仕做官,我们现在才20岁左右,机会还多的是。哪怕是小草微木被冬雪欺压,但总会有机会苏醒呼吸逢遇阳春的。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对酒讲述长篇大论,穷途末路时把命运交付给苍天吧。这也是《三国演义》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点。对于我们来说,只要认认真真的做事,至于成功与否,那是需要一点点运气的。

3. 《行路难》,卢照邻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他的《行路难》也是唐人的豪迈,他强调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天下苍生的美好愿望,如果有圣君,使得天下太平,即使自己碌碌无为也值得: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一向花娇春,青鸟双双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任风吹。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尺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闻素棘与黄泉。

金貂有时须换酒,玉麈但摇莫计钱。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

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开篇就是世事无常,曾经的长安城北渭桥边,是花红柳绿,是烟雾缭绕,风景优美,但现在却是“枯木横槎卧古田”,沧海桑田,变幻莫测。

然后诗人说,“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人生是高贵还是卑贱,不是始终一成不变的,只在瞬息之间。所以,当你现在卑贱时,你可以通过努力奋斗成高贵;当你现在高贵时,你也不能得意忘形,因为从高贵变成卑贱,只在瞬息之间。

诗人最后说,“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尧帝是明君,“但愿尧年一百万”,意思是天下太平盛世;巢由,巢父和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长作巢由也不辞”,我愿意不为官作宰相,只要天下太平盛世。

4. 《行路难二首》,高适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自持高才,对社会上那些靠金钱,靠人际关系从而走上仕途之士自然看不上眼;而对那些饥寒才子,却极力赞扬和鼓励。他在《行路难二首》中写到:

君不见富家翁,昔时贫贱谁比数。

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

子孙成长满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

自矜一朝忽如此,却笑傍人独悲苦。

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一句“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诗人辛辣的嘲笑了那些靠金钱,靠关系走仕途的人,万事胜人健如虎。

“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东邻少年哪里知道这些,就是知道了也没用,他“席门穷巷”,用席子做房门,处在穷巷子里,出入也没有车辆。这么穷困潦倒,怎么能够去靠金钱,去跑关系?

“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东邻少年有才学,却不肯学习干谒和巴结权贵,只能年年空读书;而那些会干谒和巴结权贵的人,却不用年年空读书。

这里表面是在说东邻少年不懂会干谒和巴结权贵,实际上是赞扬东邻少年不走歪门邪道,脚踏实地读书,研究学问,有才气!

5. 《行路难》,王昌龄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却另辟蹊径,通过写情路的坎坷,来预示世路的坎坷。女孩期望情人的专心,跟诗人期望君王能人尽其才,心路历程是一样的。全诗为: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

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

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

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锉骨黄尘亦无愧。

行路难,劝君酒,莫辞烦,

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人生而多变,君王也一样,他们都是“只重狂花不重贤”。“但愿莫忘前者言,锉骨黄尘亦无愧”,情人要记得当初发下的誓言,则我随死而无憾。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汉代以霍光为首的大臣门都请奏里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宣帝深爱结发之妻许平君,但迫于霍光的势力,又不好直接拒绝迎娶霍成君。于是他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要寻穷困寒微时的一把剑。朝臣们见风转舵,便都联合奏请立许平君为后。“思故剑”便由此而来。

君王要是能够“以贤取士”,那么他将万古留名!

6. 《行路难》,宋濂

宋濂乃明初大儒,他一身经历了元末之乱,大明乱世初立的艰辛,自然知道“行路难”之难度。那真是道路千难万难,而世事则须臾变幻莫测。他在《行路难》中记录了这样的心路历程:

晚入一窝卧,槁秸纷不束。

瓦穿星似筛,壁坏风如镞。

水车贴四畔,转足碍轮轴。

解装暂一息,何异树下宿。

萧晨出门去,轩豁骋遐瞩。

远岭收片云,前汀落双鹜。

即景政自佳,抚怀欲成哭。

天地虽无私,人事有倚伏。

台观变坑阱,衽席为韔箙。

休嗟行路难,羊肠乃平陆。

休嗟行路难,羊肠乃平陆

晚上在房子里睡觉,那真是“瓦穿星似筛,壁坏风如镞”,屋顶的瓦片破烂不堪,就像筛子一样;而墙壁则四处漏风,风就像箭射进来一样。

而“萧晨出门去”,又是“远岭收片云,前汀落双鹜”,远处山峰云聚云散,前面水汀双鹜时落时飞,真是风景有太美不胜收啦!

随后,诗人总结道,“天地虽无私,人事有倚伏”,虽然天地无私,给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待遇,但到每一个人身上,就会有起起伏伏,因果循环。

最后诗人感叹,“休嗟行路难,羊肠乃平陆”,不要一遇到点事,就哀叹“行路难”;须知,走大道遇到的都不算困难,遇到了羊肠小道,也要当平坦大道走;为什么?因为比这些还要难的,你也可能会遇到。

7. 《行路难三首》,柳宗元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行路难三首》充满了悲壮,表达了诗人对仁人志士壮志未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须臾力尽道渴死 ,狐鼠蜂蚁争噬吞。

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诗人深度赞扬了壮志未酬的神话英雄夸父,“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你可曾得知夸父追赶太阳窥探到了日落的去处,跳过了北海,越过了昆仑山。“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劈开云霄冲出苍茫,风驰电掣将星辰遗落身旁。“须臾力尽道渴死 ,狐鼠蜂蚁争噬吞”,没过多久便筋疲力尽在半路上干渴而死,成了豺狼野鼠争相吞食的美餐。

诗人最后总结道,“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张目仰视,慨叹大志少成功。人生路难,徒劳儿女空悲伤。

诗人既是赞扬壮志未酬的英雄,也是为自己郁郁不得志而叹息!

8. 《行路难》,谢榛

明代诗人谢榛的人生则更为传奇,先是前半生饱受生活的艰险,感受行路之难;后半生壮志已酬,却身处他乡,深刻感受“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的感慨。他在《行路难》中写到:

荀卿将入楚,范叔未归秦。

花鸟非乡国,悠悠行路人。

花鸟非乡国,悠悠行路人

“荀卿将入楚,范叔未归秦”,荀卿是一个博学儒者,年五十,游学于齐,后去齐入楚,很受春申君的礼遇,被封兰陵。所以,荀卿在未入楚之前,都非常坎坷;而范睢在未归秦为相之前,也非常坎坷。

“花鸟非乡国,悠悠行路人”,后来,他们都功成名就,但已经不在故国了,所以,眼见得花鸟,都不是乡国的花鸟;而他们就像悠悠的行路人,没有归属感。

人生真是奇幻莫测,行路难,即使成功了,也未必有发自心底的喜悦。

9. 《行路难》,梁兰

明代诗人梁兰的《行路难》,则在为汉代将军李陵诉不平,以李陵的事迹,说明世路真的很艰难:

李陵古奇士,报国思捐躯。

孤军势已尽,忍辱降匈奴。

下马解铁衣,残卒同呜呜。

拔剑指白日,抆血临长途。

誓为鲁曹沫,耻作吴专诸。

肝肠在汉阙,日夜悲穹庐。

君王不相信,老母复何辜。

恶名岂复免,盛德将焉图

子卿若旋归,视我今何如。

悲哉行路难,千古同欷歔。

悲哉行路难,千古同欷歔

诗人说,“李陵古奇士,报国思捐躯”,李陵是自古以来的仁人奇士,为报国他愿意捐躯。“孤军势已尽,忍辱降匈奴”,但是孤军大事已尽,只能忍辱投降匈奴。“肝肠在汉阙,日夜悲穹庐”,李陵虽降,但他的心在大汉,而人在匈奴,日夜悲号。但“君王不相信,老母复何辜”。

诗人最后感叹道,“悲哉行路难,千古同欷歔”,行路难,且悲壮;只能千古同唏嘘,不管是对李陵,还是后来人。

到了明代,已经没有了大唐的那种明知“行路难”,也要“直挂云帆济沧海”,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气概!

10. 《行路难》,董以宁

到了清代,“行路难”则站在了感慨世事无常的视角,诗人董以宁的《行路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君言羞与樊哙伍,君言李蔡何足数。

岂知人生亦有命,天下贤豪贱如土。

况闻长安路,行者亦太苦。

君不见卫霍功名由女弟,窦田失意因杯酒。

一日不得西京欢,公候将相难白首。

后人更忆华亭鹤,前人已叹东门狗。

何如五陵侠少年,红缰白马黄金鞭。

弹丸落处胡姬笑,日日滥醉春风前。

弹丸落处胡姬笑,日日滥醉春风前

你说羞与樊哙为伍,你说,李蔡何足道;是那么的意气风发。但你岂能知道,人生起起伏伏都命中注定,在命运的捉弄下,天下的贤士有时候就如尘土一样卑贱。

况且大家都知道长安路,在那里行走太苦太艰难。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英雄,都要依赖姐姐的关系,太难了。

所以,后来的五陵少年,只能日日骑白马,拿红色缰绳,举黄金马鞭,去胡姬那里寻欢作乐,“日日滥醉春风前”,荒废年华,而没有立功建业的机会。

总之,所有的“行路难”,题目都一样,但表达的心境,则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

本文地址:http://www.naizai.cn/archives/11797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