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是战国时代韩国的贵族,他从小就喜欢学习和思考,遇到问题也经常会沉思默想。长大成人之后,才子却多了一些烦恼,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祖国正日渐衰落,于是就感到忧心忡忡。他曾多次上书规谏韩王,韩王却根本不听。无奈之下,才子便发愤著书,后世称为《韩非子》。

当时的人们陈说事理,都喜欢用故事来进行警喻,有些是历史上的实事,有些则是作者即兴加以编造的寓言,却让读者深受启发。下面介绍韩非子的两篇短文,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令人深受启发。

《杨布打狗》

作者:韩非子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首先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杨朱有一个弟弟叫杨布,他有一次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路上忽然下雨,衣服被淋湿了,杨布就脱去外套,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回家。

他家的看门狗并不知道,就冲着他狂吠起来。弟弟非常恼火,正要跑过去揍它。哥哥赶紧上前制止,还对弟弟解释说:人有时候也与动物一样,如果让你养的狗出去时是白色的,回来时是黑色的,你难得不感到奇怪吗?

这篇文章通俗易懂,全文只有60多个字,没有什么生僻词语。这里稍微解释一下“衣素衣”三字,前一个“衣”字,用作动词,表示穿着。素衣,即浅色的外套。

作者先描写了弟弟的遭遇和感受,然后再借用哥哥的一番话,阐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从而让读者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达到一种共鸣的作用。

读完全文,读者可以得到三点启示。首先,狗不具备细致的观察本领,也没有深刻的思考能力,它觉得主人的外表变了,就以为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它出于本能,就开始狂吠。所以现实生活中,人们千万不要以貌取人,更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

其次,当别人误解或冤枉了自己时,暂时不要辩解,也不要恼怒,因为这样做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人们此时应该头脑清醒,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找出具体原因,然后及时地沟通。

最后,要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不断反省自己,是否在无意中伤害了别人,避免因为误会后让矛盾激化,从而造成不可收拾的结果。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这篇短文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故事的大意是说:鲁国有人很擅长编织鞋子,他的妻子也擅长编织白绢。为了发挥特长,以赚取更多的财富,他们就想搬到越国去住。

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就劝告他:鞋子是穿在脚上的,但是越国人却光脚走路;白绢是用来做成帽子的,可是越国人都披散着头发。凭借你们的专长,跑到无法施展才华的国度里去,必定会变得穷困无比。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列举了一个事例,并借助他人之口,揭示出一个看似浅显、却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道理。这对鲁国夫妻的愿望是美好的,他们不仅具备实现梦想的能力,更具有敢闯敢干的魄力。

可是事业的成功并非一厢情愿之事,决策之前既要认真考察实际情况,还要细心地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如果一旦遭遇失败,如何调整策略,改进方法,这些事情都必须首先考虑,即使未能未雨绸缪,也该亡羊补牢。

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比较冲动,听到风就是雨,甚至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愿意吃苦耐劳,就一定可以摘到水中的月亮。其实那不过是一种幻象,你扑得越用力,就会陷得越深。

韩非子用朴素的语言,简短的对话,告诉后人要懂得辩证地看待问题。这对鲁国夫妻象征着优良的种子,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则代表了一种贫瘠的土壤。

作者既哀叹那些满腹经纶的才子难遇伯乐,又苦口婆心地告诫人们,人生之路一定要选好正确的方向,否则就会重蹈南辕北辙的结果,甚至迷途难返。

本文地址:http://www.naizai.cn/archives/12759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