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之言似夫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艾子有孙文言文翻译

有子基本信息

中文名:有若,姓有,名若,字子有。

英文名:YouRuo

别 名:有子

国 籍:鲁国

出生日期:前518年

主要成就:七十二贤人之一

按《论语》的排版顺序,第一个出场的孔子弟子是有子,在全书的第二则(学而篇1.2)就出现了,并且在孔子去世后,被其他弟子们安坐在孔子的位置,用尊敬孔子的礼仪来尊敬他,足见其分量。

不知何故,历史上关于有子的记录非常少,即使在《论语》中与有子有关的内容也仅有四则。至于有子为什么被当做孔子来尊敬,我们在《孟子》和司马迁的《史记》中找到寥寥几笔的记载:

《孟子·滕文公上》:“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由此可见,有子之所以被弟子们当做孔子来尊敬,原因在于有子与孔子有相似之处,究竟相似在什么地方呢?以上两个文本皆未给出明确答案,孟子说“似圣人”,司马迁说“状似孔子”,“似”和“状似”都是很模糊的概念。后世学者在“似”和“状似”上推理出了以下几种观点。

——— 1 ———

貌似说

貌似说是流传较广的一种观点,即认为有子被弟子们当做孔子来尊敬的原因在于其外貌与孔子相似。

毕竟司马迁的“状似”一词太容易让人联想到“形状”了,而外貌相似这个理由也比较符合大众心理,就像现在我们拍与毛主席有关的影视作品的时候,一定会选唐国强来扮演毛主席一样,他的外形与主席实在太像了。如果此时唐国强站在您面前,您一定会以为是主席亲自来了,不自觉地就会对其肃然起敬。

回到有子,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对老师极为思念,当一个外貌酷似老师的人在身边的时候,就会觉得老师好像还没有走,他还在我们身边,为了保留这份感觉,弟子们商议决定把这个貌似孔子的有子安坐在老师的座位上,大家像老师在的时候一样每天来上课,“老师”没有走,“老师”在课堂等着我们呀!

的确,“老师”每天出入课堂,“老师”没有走,一切都和从前一样。大家不再沉浸在悲伤中,弟子们的心神得到了安定,继续完成老师未竟的事业。

然而,近年来有些学者则根据孟子的“似圣人”推测,这里的“似”并不一定就是“貌似”,也有可能是“言似”或者“道似”。

——— 2 ———

言似说

言似说是指有子在说话方式上与孔子相似。持这一观点的学者的依据来自《礼记·檀弓上》中的记载,原文如下: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通过上文可知,有子曾问曾子是否有向老师请教过关于丢失官位方面的事情,曾子说老师曾经说“丢官后就赶快贫穷,死后就赶快腐烂。”有子马上就说:“这不是君子说的话。”

曾子仍然坚持是老师亲口说的,有子也仍然坚持此话绝非出自君子之口。曾子看有子还不死心就拉出子游这个证人,说当时子游也在场。有子仍然不信,但改了口说:“那一定是老师针对某个具体的人说的。”

子游听说后说:“了不得啊!有子说话很像老师啊!老师说这话的时候,是在宋国看到桓司马给自己做石椁,三年还没完成。老师就说:‘像这样奢靡,还不如死了赶快腐烂掉。’希望人死了赶快腐烂,是针对桓司马说的。南宫敬叔丢官离开鲁国,回国时,必定带上宝物朝见国王以谋求复职。老师说:‘像这样行贿以求复职,还不如赶紧贫穷啊。’希望丢职后迅速贫穷,是针对敬叔说的啊。”

对曾子多次坚称孔子曾说过:“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样极端的话,并拉住证人的情况下,有子没有妥协,坚信此“非君子之言也”。最后还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依据:“先生给中都制定的礼法中有:棺材四寸,椁五寸。依据这知道先生不希望人死后迅速腐烂。从前先生失去鲁国司寇的官职时,打算前往楚国,就先让子夏去打听,又让冉有去申明自己的想法。依据这知道先生不希望失去官职后迅速贫穷。”

这样言必有据、冷静理智判断的说话方式与孔子太像了。听他说话就会让我们想到孔子平日的教诲,不如把他当老师一样对待,让他代替老师来继续教育我们吧!

——— 3 ———

道似说

道似说是指有子的思想理念与孔子的理念相似,持这一观点的学者采用的是内证法,依据来自《论语》本身的记载:

《论语·颜渊》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当时是极难把握的,通观《论语》全书,弟子们几乎很少有人把握了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因为在孔子心里,国家的根本在民,百姓富足安定了国家自然富足安定,这在当时信奉天命、君权神授,百姓不过是受我奴役的奴隶社会来说简直是痴人说梦,孔子的政治思想直到一百多年后,才被孟子get到,并为之摇旗呐喊。

而整本《论语》弟子中只有有子说出了“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话语,其思想内涵与孔子的政治思想如出一辙。可见是得了孔子的真传了。

以上就是有关“有子似孔子”的三种说法,您认同哪一种?为什么?欢迎您留言告诉我。

本文地址:http://www.naizai.cn/archives/12842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