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未来的自己作文,写给未来的自己的作文

著:朱光潜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给现在的自己和未来希望

一提到美学,我就想起“世界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怎样做才能发现美?走向“美”?才能不负韶华呢?

这是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写给青年的信,不知道当时的青年是否明了?是否做到了?又是否将其要意传给了子孙?想来这已经是我们祖辈遇到的问题,但是今天读来依然觉得问题的存在。

书名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其中包括了三部分,登载在当时杂志《一般》上的“十二封信”,“谈修养”二十三篇专论,附录再与青年读者的十一篇文章。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给现在的自己和未来希望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到了什么?

谈读书:能否读书在于有没有决心的问题。(换言之,能否锻炼也在于有没有决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效果,又能怪得了谁?)

关于读哪些书,先生没有像常人一样的列书单,而是点明了“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对于学生呢,“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读书方法是很有启发的,对于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最终找到自己的方法。

谈动,青年总说自己烦着呢,现在得叫“郁闷”。没有大道理,这谁都会遇到,“歌德因为失恋而想自杀,幸而他的文机动了,埋头两礼拜著成一部《少年维特之烦恼》,书成了,气也消了。你发愁时并不一定要著书,你就读几篇哀歌,听一幕悲剧,也可以大畅胸怀。”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茅塞顿开,动起来)

谈静: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独处也有独处的乐趣,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寻出趣味。(一个有趣的人,也一定是快乐的人)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所谓的“静”,指的是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从周围从身边去发现吧!

谈升学与选课:这是青年总要遇到的,那时候有克莱登大学,现在 每人有每人的不同情况, 把生活看成人生中的第一要事。好高骛远要不得,基础打得牢,专科才走得远。这其实是一种“通才教育”书中谈到了外国的亚里士多德,歌德,罗素都在很多领域颇有建树,而赵元任先生也是通才教育的典范。在精力许可的范围内多选课,打好基础,这是对专业有好处的。(我想将来对孩子再谈一遍,现在她小,正是博览群书的时候)

其他如谈作文的练习、情与理、如摆脱(束缚),人生与我,都是如同春风化雨般的谈心。先生所愿“这十二封信对于现代青年能发生毫末的影响。”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给现在的自己和未来希望

谈修养

社会所属望最殷的青年们,这事实和问题是值得郑重考虑的!时光向前疾驰,毫不留情,一转眼青年便变成了中年、老年,一不留意便陷到许多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厄运(70后、80后、90后、00后,时光太快了)有很多道理,我们“知难行易”,但是还不得不做!只要肯做,迟早能走到目的地。

关于立志,那时的年轻人志气太小,甚至无志气!和现在的想要“躺平”有相似之处….我们不妨从立志做一件事开始!戏剧大师李国修曾经说过,“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圆满了”

青年人心中的阻力最大的事情,如少年维特般的恋爱与结婚的烦恼,不合群的孤独感…..等等,这里都有。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给现在的自己和未来希望

那时青年遇到的问题,现在我们遇到了,将来我们的后代一样也会遇到,我们想知道的答案,他们也想知道。总要有人和你谈谈吧,那就从朱光潜先生的信开始吧。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当年如有人能耳提面命想来我会与现在不一样吧….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给现在的自己和未来希望

#头条创作挑战赛##读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美学#

本文地址:http://www.naizai.cn/archives/20329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