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有感,读完童年的感受

在我的认知里:童年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但是很美好,童年的生活充满了知识,但是很美好,童年的生活是爱,童年的生活很美好……

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似乎对了童年的生活有了大大的改观。

玛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高尔基于1868年3月28日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德镇的一个木匠家庭。

早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一九O八年至一九一O年间,列宁到高尔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岛的寓所作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创作《童年》一书。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它内涵丰厚,耐人寻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这部世界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通过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阿廖沙的生活,以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和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和他在成长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所经受的各种心理考验。

我们的童年不是衣来伸手,就是饭来张口,其他的不过就是随着父母亲的心愿,念念书罢了,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念书不为别人只为自己,不为自己,只为国家。在读了这本书之前,高尔基给我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却不想非常伟大的人,背后的事。

珍惜现在珍惜眼前。

本文地址:http://www.naizai.cn/archives/3096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