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创诗歌,自创现代诗歌大全有趣

这组七律其实是我步韵宋代诗人仇远,虽然都是写最近的一些日常生活与琐事,但在文字风格上故意走古色古香路线,换个说法就是写的相对蕴藉雅致。目的是锻炼对典故的运用,对文字驾驭能力的锤炼。

个人认为,虽然是步韵练笔习作,但其中一些句子应该还是可以的,诗质相对浓郁而且比较警策,可以其中一些写作手法,借鉴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当然,朋友们如认为我是卖瓜自夸,那就姑且一笑足矣。

七律 乍暖还寒之感冒

倒春寒后冷飕飕,感冒缠身痛裂头。

卯酉班惟儿女债,斋鐘撞孰稻粱谋。

异乡陶令偏能耐,失路阮生空自由。

剑胆已诛诗骨瘦,青葱杀作鬓云秋。

此首作品写感冒生病还要奔波上班,为挣钱养家劳碌。“卯酉班”即指早晚上下班的意思,此句意思是为了儿女,而不得不这么拼命上班。对应下一句“斋鐘撞孰稻粱谋”,转过头来警醒自己,再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了,这样是没法稻粱谋的,如何挣钱养家?人生要努力呀。

颈联则是说客在他乡的人能学陶渊明吗?逃避现实去隐居,能养家糊口吗?估计没那么大的本事呢。只能像迷途的阮籍一样,逃避现实而麻痹自己?可是那种自由未必是真的自由。最后尾联一转,说自己再无剑胆江湖的气概了,只能吟唱小诗发发牢骚而已,为何?没看到鬓角秋云,青春早已不再了。

七律 登龙光塔远眺

晴日独登王粲楼,春风亦可淬吴钩。

中年浪迹十围柳,万里天涯一饭牛。

鬓白无情花卖笑,峰青正好酒浇愁。

余生有暇须行乐,聊把浮云枕上头。

其实登的是白水带龙光塔,并非真正的王粲楼。但 起句就说王粲楼,这是借喻,借此典故来定下整首诗的主旨情感,客在他乡,一事无成,乃至思乡。

第二联的“十围柳”“一饭牛”都是典故。上句是中年浪迹天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岁月荏苒而不堪回首。下句则牢骚满腹,人到中年还一事无成,只在为一些没啥用处的事情奔波劳碌,略有大材小用的自哀自怨。

第三联流水对,我本人相当喜欢这一联。手法为情景交融,景与情不分彼此,上下照应。尾联则是抒发及时行乐而要珍惜眼前的情感,略有故作洒脱而无奈的情怀。

七律 春江郊行

船行溪岸柳欹斜,雨后芦蒿短出芽。

晓日泥融双燕紫,春风客赏一肩花。

差将李白惊蓬鬓,偶有青葱怨琯葭。

廿载鸥身何所以,湖山安处即吾家。

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写景,只是在颈联略带有一丝情感色彩。个人也是喜欢颔联的手法,上句景物,下句言自身,情感自然寓意其中。尾联则以鸥身比喻自己,天涯漂泊着无处安放的灵魂,以湖山为家,人生奈何?只能自我安慰。“湖山安处即吾家”

七律 春日登叱石

珍重初春一日晴,圭峰北麓独攀登。

黄公遗冢花深处,佛子浮屠跻几层。

龙毒难除安意树,檀香易断惑心灯。

惟箱功德讶然溢,阿堵应该属万能。

叱石在江城新会区的圭峰山北麓,山脚有观音寺,有古叱石寺。山腰有明代忠臣黄公的遗冢。

本诗主要写路过寺庙,而见到一些情景而有所感慨。第三联的“意树“为典故,佛教认为一切善果、恶果皆由意念所生,故以意树喻意念。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意树登空花,心莲吐轻馥。”此联相对隐晦难懂,主要意思是红尘俗世容易受到各种诱惑而产生贪念,迷失自己。

第三联关于佛家禅意而引出尾联。惊讶的看见功德箱都塞的满满的,都要溢出来。回头想想,难不成这个阿堵物(金钱)真的那么有用,是万能的吗?当你用金钱去买功德,那是否也是一种贪念呢?

七律 叱石山上绿护屏

结子樱桃画不成,行来绿护啭莺声。

烟青山寺时光曲,眼白人间世路明。

壮志消无春得意,残花幸有蝶深情。

尘心待作菩提证,愿系红绸梦亦清。

从叱石山上去,在山顶有一片相对平缓的地方,叫绿护屏,种有很多樱桃树和其他花木。现在虽然春天到了,樱桃也还没开花到结果呢,故此有第一联的写法。

第二联与第三联的对仗比较有意思,这种写法可令诗句内涵张力十足。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样的句子,其手法可以多多学习的。第二联实字名词用的多,密度高而相对刚健。第三联则略微流水对,比较灵动飘逸些,情景交融。

尾联则针对寺里的菩提树上挂满了很多许愿的红绸带,进行抒发,回应第二第三联所隐含的情感。

#原创诗词##诗词##唐诗宋词##诗词#

本文地址:http://www.naizai.cn/archives/3206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