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作作文合集五篇,与人合作成功的作文

本文为“2022年第四届数学文化征文活动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学科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

作者:吴雪琴

作品编号:014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课堂更加需要落实好“减负提效”的原则,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将小组合作融入到初中教学中,切实使得学生能够在思维碰撞以及交流探究中增强对学科知识内容的认知理解,进而更好地降低初中学科学习的负担。本文将对“双减”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组合作;初中教学

1 引言

教育教学改革在持续推进,教师要深入钻研教学,引导学生努力探索更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研究尝试最适合自己教学、又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提升。合作学习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实践的主要路径,以下将对其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探究。

2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分析

2.1 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教学实效

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检验教学改革成效的最为重要的标准。所有的教学设计和课程目标必须在学生那里得到落实,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全面的能力,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小组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思维,在相互合作和探究中让学生激发灵感,既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能拓展学生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深度合作与探究,从而快速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

2.2 深化知识理解,增强应用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要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感知数学概念,分析数学定义,灵活运用定理公式,真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知识数学都是生产和生活实践经验的抽象总结,加以符号化和规律化,这些数学知识相对枯燥,要真正引导学生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就要让学生给各种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将这些数学知识实现情景还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和应用场景中去体会,加深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结合不同的生活和生产实践,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把数学知识变成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基于数学学科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探究和讨论中深化知识理解,更加灵活地运用公式,尤其是将数学知识融入各种生活和应用场景,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探究,从而改变被动学习的不利局面,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3 基于初中数学学科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

3.1 营造良好浓郁合作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为数学教师要重视学习氛围营造,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合作探究气氛中,他们受到更多的感染和激发,从而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诱发学生学习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的指导,以更加和蔼、热情的教学态度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有更好的情感激励,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合作学习。

例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内容时,由于内容涉及不少定理,也有较多的公式,学生单独学习起来感到相对枯燥。这时教师能够给学生耐心的指导,适当的鼓励,以微笑和蔼的表情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尤其是在讨论中,适当加以点拨,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就会感觉老师对他们非常信任,非常重视,并且能够将他们学习的难点加一点化,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合作热情,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3.2 创设合作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基于初中数学学科的合作学习,能够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深化知识理解,强化应用实践能力提升,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更重要的是让知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体现,实现数学学科知识的本真回归。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借助相应的教学情境,改变被动接受的认知习惯,消除传统灌输式教育弊端,以适宜的问题情境或应用场景带入课堂,把学生带进相映的合作情境中来。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有更多的创新灵感,从而最大限度的强化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找一块三角形玻璃,将其裂成两块儿,给学生提出问题:要重新制作同样大小的玻璃,要不要把两个碎块都带回去?为什么?如果只带回一块儿玻璃,你应该选择哪一块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探究热情非常之高,他们合作学习时,就能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入手,并根据裂成两块儿的三角形玻璃特点对应的判定定理,给出合理的方案和解释。这样不仅让学生深化对判定定理的理解,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组内良性竞争,增进同学间情感

适当的组内竞争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使组内成员保持头脑清晰,目标明确。小组之间可以通过作业评比,学习成果展示,知识点抢答等活动进行竞争学习。

例如在七年级“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这一知识模块进行教学时,为了锻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可以融入数学方程模型思想,引入这样的例题。例如:一辆小汽车从甲市到乙市,若每小时行驶50千米,就要延误20分钟到达。若每小时行驶55千米,那么小汽车就可以提升20分钟到达,计算出甲乙两城市之间的距离和原计划行驶的时间。在进行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每组学生在黑板上通过想象这道数学题用画线段的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学生仔细琢磨问题中出现的数据,利用方程组最后算出这道题的答案。组内成员可以互相提问对方计算过程中涉及的数学公式,最后交由老师审查,选出全组最佳。这种上课方式既提高了课堂活跃度,又可以随堂检测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对课堂内容推进具有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立足学科特点,尝试合作学习,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在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积极实践,并不断总结和反思,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参考文献

[1]董立新.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科教导刊,2021(33):118-120.

[2]李学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与探索实践[J].科技资讯,2020,18(19):111-113.

本文地址:http://www.naizai.cn/archives/10837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