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拼音版,渔家傲李清照拼音注音版

才女,性格豪爽,会喝酒,或许这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对于李清照的印象。

而我对她记忆最深的莫过于那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直到今天,都让我无法忘怀……为啥?

因为上大学时,学理科的我居然将这首词改编了,而且还自认为改得非常不错:

高分材料应化,处处遭人谩骂。

若论之学风,差得不相上下。

笑话,笑话,竟敢妄自尊大。

注:高分材料应化,我所在大学的一些班级。

呵呵,怎么样,我没有吹牛吧。

好了,言归正传……

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虽然是她所有作品中最有名,也是流传最广的,但我认为却不是最值得称赞的。

要说她最拿得出手,或者更确切地说最“霸气”的作品,还是那首《夏日绝句》……

不信,请往下看:

李清照与她“霸气”的《夏日绝句》

1085年,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的一户书香门第的大院中,刚过不惑之年的大文豪李格非,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卧榻上,自己刚满一周岁的小女儿,以及她前面摆放的女红三样:胭脂、刺绣与木梳。

按照当地习俗,刚满一周岁的小孩,皆要进行抓周仪式,而对于女孩来说自然“抓”的就是女红三样。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小女孩只是看了一眼女红三样后,却并没有伸手去抓,而是将一只肥嘟嘟的小手伸向了李格非手中紧握着一支狼毫笔。

“莫非……”

小女孩的举动让李格非有些措手不及,他紧皱着眉头,苦叹摇头:

“可惜,可惜了,要是男孩……”

这个在抓周之日不抓女红,却偏爱书笔的小女孩正是后来名动天下,被后人追封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

或许连李格非自己都没有想到,当年并不怎么看好的女儿,后来竟有如此成就,而且还是如此之高。

受父亲的熏陶,李清照很小的时候便已饱读诗书,学贯古今,十六岁,当别的富家女孩还在父母怀中撒娇,还在为莺莺燕燕乐此不彼之时,李清照便已凭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崭露头角,为其进军婉约诗词界埋下了伏笔:

昨夜雨疏风骤,浓醉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也就是这一年,李清照遇到了赵明诚。这个英俊挺拔,举止不凡,又满腹经纶的金石学者很快便赢得了少女李清照的芳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牵牵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是相思无尽处,两情相悦的赵明诚与李清照很快便在两年后走到了一起,成就了一番才子佳人的美谈。

从1102年到1127年,也就是世人常议及的“南渡前”的将近25年时间,个人感觉应该算是李清照最快乐的时光,衣食无忧,又有爱人相伴,李清照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

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让我们举杯畅饮,一起来欣赏这月光下的梅花,不要推杯,干了……

然而,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时光匆匆,总爱将美好驰骋在永远无法触及的昨天……

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砸烂了东京城(今开封)内的琼楼玉宇,俘虏了北宋的徽,钦二帝,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被迫南逃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自此赵家便开启了苟延残喘的南宋模式,太祖赵匡胤亲手创立的北宋王朝从此宣告覆灭。

当年三月,赵明诚奉命出任建康(今南京)知府,李清照随夫迁居建康。

1129年三月,也就是赵明诚时任建康知府的第二年,御营统治官王亦想造反,结果却被下属提前得知,下属自知此事非同小可,便立刻奏报给了赵明诚。

然而,醉心于金石学,立志要成为一个考古学家的赵明诚每天眼睛一睁,想到的头等大事就是他的那些石头蛋与小龟壳,又哪里管得了军情政务之类的“家常小事”。

于是,见下属来禀报的赵明诚只是歪眼斜瞧了一下,嘴里哼了一声“知道了”后,便就又重新拿起他的放大镜,在一块拇指大小的龟壳上开始研究起甲骨文来。

下属在摇头叹息之下,无奈退出。

主子是个糊涂蛋怎么办?咱总不能在这等死吧?

于是,下属决定瞒着赵明诚自行布置,以防不测。

第二天夜里,王亦果然造反,然而,可惜的是,仅仅几个时辰之后,就被早有准备的下属镇压了下来,创造了自宋朝建国以来最短命的造反记录。

成功平反的下属们,次日一大早,便就准备将这个好消息报告给赵明诚。

然而,令下属们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王亦开始造反的当天夜里,赵明诚便带着老婆弃城逃跑了,为了“告诉”别人自己的确已经离开了,这赵明诚还特意留下了从城墙上系下来的绳子,为自己证明。

最终,下属们看着迎风飘荡的“逃跑绳”,忍不住摇头苦叹:

“靖康耻,犹未雪,国家若皆是此等贪生怕死之辈,又岂有不亡之理……”

……

不要说,这帮下属们痛恨此等无胆鼠辈,便是连李清照亦是受够了丈夫的胆怯之举,于是就在他们连夜逃亡到乌江口之际,李清照愤愤地对着滚滚的乌江水,向着赵明诚高声吟出了《夏日绝句》:

生当为人杰,死当做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自然知道李清照的明喻暗讽,指桑骂槐,但他不敢看妻子的那不带任何杂色的坚毅双眸,更不敢去安慰她那颗纵使拼得粉身碎骨,也不轻言放弃的心。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生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赵明诚的脑海中顿时便响起了霸王逼死乌江口的豪言壮语,仿佛顷刻之间眼前便已满是项羽伟岸的形象,以及他那不可一世的冲天之志。

或许这就叫做虽败犹荣,或许这就是大多数人喜欢项羽而不喜欢刘邦的缘故吧:血可流,头可断,志气不可丢……

与项羽相比,我赵明诚又是什么东西?

畏首畏尾,是弃城而逃的宵小,还是贪生怕死的懦夫?

生当为人杰,死当做鬼雄……这或许才是大丈夫所应该拥有的志向吧……然而,我赵明诚却不配……

后,赵明诚携妻再次返回建康……并于当年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

据历史记载,赵明诚是患疟疾而亡,但我觉得应该多多少少跟心情有关吧……

总之,自打赵明诚病亡的1129年,一直到1155年的这26年,被后人称为“南渡后”的时间内,整整活到71岁的李清照便就没有开心过,正如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所描述的那样: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国难,情愁……或许更多的应该是孤独恨吧……渺万里云层,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总评:

或许很多人都认为:项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一根筋,有勇无谋,不懂得隐忍,不敢正视自己的失败,没有卷土重来的勇气……

一根筋,不懂得隐忍,有勇无谋,我姑且认可,但如果说他不懂得隐忍,不敢正视自己的失败,没有卷土重来的勇气,那我可就不敢苟同了……

对此,我与李清照的观念一致:

生当为人杰,死当做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了所谓的宏图大业,丰功伟绩,就要生灵涂炭,就要致黎民百姓的生死于不顾,就要白白牺牲掉一条条无辜的性命,这难道就是懂得隐忍,敢于正视自己的失败,拥有了卷土重来的勇气吗?

错!

这根本就是自私自利的真小人,杀人不用刀的假慈悲……

……项羽自刎乌江口,虽然被很多人诟病是无脑莽夫,愚蠢至极……但至少,他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流淌在身体中的楚人之血……

您说是不是?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参加讨论!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精彩!

参考资料:《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声声慢·寻寻觅觅》,《夏日绝句》,《史记·项羽之死》。

本文地址:http://www.naizai.cn/archives/12850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