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原文及翻译,杨修之死全文及译文

当年学习语文课中的“杨修之死”,人到中年,对杨修之死有了新的体会,杨修之死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记得,初中语文课本中曾经有一篇课文叫《杨修之死》。文章讲述了东汉末年才子杨修被曹操妒忌才华,并最终杀害的故事。这个故事节选自小说《三国演义》,在课文中,杨修的直接死因是是曹操欲进军汉中,因为马超拒守而进退两难。苦恼的曹操吃饭的时候说了句“鸡肋”,杨修就告诉夏侯惇“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魏王必班师”。于是夏侯惇做班师准备,曹操得知后大怒,以动摇军心为名将杨修杀掉。课文解释了曹操欲杀杨修,由来已久,主要有几个原因,上学时,觉得说得很有道理,人到中年,在读杨修之死会品出新的味道来。

三个原因是说杨修侍才放旷,曹操妒才忌能,杨修是曹操的主簿,即现在曹操的秘书。有工作经验的人能体会到,领导有时为显示一下高明,打个哑谜让干活的人猜,如果都猜不到,是领导的意思吗!下面我们品一下这三个小故事。

一、 曹操形容新建花园的花园过于辽阔,在门上写一个“活”字,以显示自己的高明。杨修直接点透,告诉众人丞相的意思是嫌花园“阔”,工匠们赶紧重新改造。曹操觉得杨修能够猜透自己的心思,非常忌惮。

二、塞北进贡了一盒酥给曹操,曹操写了“一盒酥”在盒子上,杨修却一人一口分给大家吃了,曹操质问,杨修回应“您不是写的一人一口酥吗?

三、曹操为了让别人不要在自己睡觉时靠近自己,便假装睡觉时把给自己盖被子的近侍杀掉了。曹操醒来假装不知道,厚葬了被杀者。下葬时杨修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导致曹操非常恼火。

下面两个小故事写的是杨修参与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争。后面,我会解释这也不是杨修被杀的主要原因。

一、杨修在曹操面前状告曹丕与幕僚吴质私下勾结,结果被曹丕暗算,曹操认为杨修诬告世子。

二、曹操本想试一试曹丕、曹植的才干,让他们出邺城的门,私下里却告诉邺城的门卫不准放行。结果曹丕不能够出城,而曹植则得到杨修指点,称奉丞相之命出城,将拦截的侍卫杀死。此外,曹操多次要测试曹丕、曹植的能力,杨修却总是提前透露给曹植答案,曹操因此早就想杀杨修了。

“杨修之死”随着《三国演义》的扩散而在民间广为人知,这个故事被选入语文课本之后,很多人会随着文章的引导认为杨修是死于侍才放旷、不够低调,另一方面,人们认为曹操也是一个嫉才妒能的领导,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曹操作为一位出色的领导,帐下“文臣如云、武将如雨”,是广为人知的。如果一个人投靠了曹操,有才华而不显露,曹操要他何用?要说杨修死于侍才放旷,并不合理。如果曹操嫉贤妒能,又何来谋臣武将云集归附,又有谁敢发挥自己的才能?最主要的妒才忌能也不符合创业阶段曹操的根本利益。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对于人才是非常包容的。

很多人解释杨修被杀是参与了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争,杨修是曹植一方的,曹操为了曹丕继位顺畅,防止袁氏兄弟相争而杀的杨修。我们看一下,能不能解释得通。

曹丕跟杨修之间的关系也很是微妙。史书上面记载,当初杨修才名很大,并且做了曹操的秘书,所以曹氏子弟都争相与他结交,曹丕也十分巴结杨修,但是杨修却和曹植走的近。但杨修和曹丕走得也不远。杨修呈送给曹丕一把王髦之剑,这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宝剑,这把剑是杨修专门找著名剑客王髦打造,可谓千金难求。曹丕得到剑以后十分珍惜,佩戴左右,甚至于登基后还常常睹物思人。有次出宫的时分,他把剑拿了出来,他说泊车:诸位知不知道,这就是杨德祖送给我的王髦之剑啊,——王髦现在在哪里啊?说在什么什么地方。说,看王髦去。把车子开到王髦家,送了王髦许多礼物。那俗话说爱屋及乌嘛,曹丕连王髦他都要去看望,他怎样会恨杨修呢?

除此以外,曹丕对待其他曹植同伙可并没有手软。当年丁氏兄弟就是曹丕的眼中、钉肉中刺。后面登基后又灭满门。可是对待怨恨曹操杀杨修的杨修父亲杨彪,曹丕却很尊敬。根据《三国志》推算,杨彪死后一年曹丕就去世了,足以见得其未被迫害。杨修的孩子到晋朝也一直为官,

那么,曹操杀杨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陈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有一段话也涉及杨修的死因:“太祖(曹操)既虑始终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袁绍)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我们先来理一下杨修被杀的时间

我们来说说杨修死于何处以及曹操有没有在汉中因为“鸡肋”一事而杀他的问题。所谓“鸡肋”一事的确有,事见于《三国志》和《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杨彪、杨修附录,意同而言词稍异,《后汉书》中的全文如下:

“修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

文中并没有说曹操因为“鸡肋”一事而杀杨修,尤其是后面有“修之几决,多有此类”一句,说明这件事只是举个例而已,说杨修的死,也只说“因事杀之”,则这个事可以很多“事”,不见得就是“鸡肋”一事。又按《三国志》《曹植传》中裴注云:

“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修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再查《三国志》《武帝纪》得知曹操于建安二十四年的活动如下:“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夏五月,引军还长安。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九月,相国锺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

按此处记载,曹操在三月进军汉中,“夏五月”已经回长安,八、九月间自洛阳南下救曹仁至摩陂时关羽已破,于是在冬十月回军洛阳,此后未再复至汉中。杨修既然是死于二十四年秋,而他死后百余日而曹操亡故,按曹操死于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日,因此杨修应该大约死于曹操救曹仁期间的二十四年九月中,不超过“冬十月”。所以杨修不是“鸡肋”一事而死于汉中。又因为在杨修死后,曹操曾经给杨彪写过一封信表示哀悼:

“操自与足下同海内大义,足下不遗,以贤子见辅。比中国虽靖,方外未夷,今军征事大,百姓骚扰。吾制钟鼓之音,主簿宜守,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我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谓其能改,遂转宽舒。复即宥贷,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念卿父息之情,同此悼楚,亦未必非幸也。谨赠足下锦裘二领,八节银角桃杖一枝,青毡床褥三具,官绢五百匹,钱六十万,画轮四望通幰七香车一乘,青牛孛牛二头,八百里骅骝马一匹,赤戎金装鞍辔十副,铃苞一具,驱使二人,并遗足下贵室错彩罗縠裘一领。织成骅一量,有心青衣二人,长奉左右。所奉虽薄,以表吾意。足下便当慨然承纳,不致往返。”书中有“今军征事大,百姓骚扰。吾制钟鼓之音,主簿宜守”一句,表明杨修是死于军事,因此我们可以肯定杨修是死于曹操征关羽的“军摩陂”军中。

杨修作为曹操的秘书,多年随曹操在外征战,在最后就被杀军中呢,最主要的是据《三国志》记载,杨修死前说了一句:我固自以死之以晚。这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回到东汉末年的地缘政治格局寻找答案吧!

曹操出身寒门庶族,而杨修等一批文臣武将出身豪门世族,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从东汉、魏晋南北朝、隋朝,一直到唐朝末年,世族大家一直是大家崇尚的阶层。曹操也不例外,曹操一直到死都想和世家大族搞好关系,但出身和信仰决定了世家大族骨子里对寒族的排斥,曹操只能通过总是打仗,和法家寒族路线压制世家大族。不到不得以,断不和世家大族撕破脸。由于政治局势的变动,门第出身高贵的世家望族的子弟们也蛰伏起来,逐渐选择明哲保身来保护家族以及个人的利益。杨修这个人更是这样,虽然写文章很好,但是骨头却很轻,他是不敢和曹操曹丕抗衡的。所以杨修曾劝张松屈服曹操。所以不可能是阶层对立被杀。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出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九年,卒时方四十四岁。杨氏家世为汉名门,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是以杨氏一门,于东汉末年中的才学声名,几与孔氏世家并驾,而官爵显赫比袁氏犹有过之。并且是袁氏之甥,身兼东汉两大顶级世家的血统,才学声名与孔氏世家并驾。其身份之敏感远非其他人可比。

公元219年发生一件大事,三国志却没详细记载:九月,相国锺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三国志·刘晔传》:太祖时,魏讽有重名,自卿相已下皆倾心交之。总之,记载得很少,但处理的人很多,影响很大。在魏郡邺县发生了这一起震动曹魏的巨案,即魏讽案。

彼时众多家族因卷入此案而遭诛连,《世语》作“数十家”,《通鉴》作“数千家”。包括钟繇、杨俊、张泉、王粲诸子在内的众多曹魏勋旧,一时之间,或被罢免,或被屠杀。可怪之处,是魏讽案的相关线索,却几乎完全没有传世。乃至西晋史家,竟连魏讽的“籍贯郡望”都搞不清楚了。

须知,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许县已经发生过一次叛乱,彼时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金祎等人发动兵变,打算挟持天子投奔荆州,依附关羽。《资治通鉴》记载:”时关羽强盛,京兆金祎等,谋挟天子以攻魏,南引关羽为援”。

谋反肯定的得有口号和名义,由于杨修家族显赫,这两次谋反都托了杨修的名了,曹操知道杨修没有参与,第一次,杨修认为曹操会杀他。曹操一直想和世家大族搞好关系,所以曹操没有追究杨修。第二次还托杨修之名,曹操就杀了杨修。这也合理的解释了曹操给杨修父亲杨彪、卞夫人给袁夫人写信的解释,现在不杀,以后会影响家族了。也更好的对杨修自认为早就该被杀最合理的解释。

本文地址:http://www.naizai.cn/archives/1421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