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故宫作文400字,游故宫作文400字四年级

这篇文章注重浏览介绍一下紫禁城的外朝东路文华殿、西路武英殿区域的一些建筑景点。

故宫鸟瞰图

外朝 中东西路 三大殿

紫禁城(故宫)外朝的整体布局

故宫中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外朝中心,是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故宫外朝中东西路建筑景点

外朝东西两翼有文华殿,与武英殿等一些区域建筑景点。

文华殿和武英殿区域是紫禁城的东西两个主要的重点建筑,到了民国时期,这两个殿都演变成了古物陈列所。

咱们首先走进外朝东路文华殿建筑区域探幽揽胜。

文华殿区域

文华殿、东华门;文华殿从东华门大街进文华门就是文华殿。

东华门

图为晚清时期京城里的紫禁城东华门外景旧照

东华门东向,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

东华门以西是文华殿,迤南为銮仪卫大库。

銮仪卫大库

銮仪卫;位于紫禁城东南角楼处,为清代为宫廷服务的机构,掌管帝、后车驾仪仗。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初沿明制称“锦衣卫”,二年改称“銮仪卫”。十一年(公元1654年)厘定品级、员额,遂成定制。

清朝銮仪卫是负责掌管皇帝皇后车驾仪仗的机关,设置于皇宫的中央机构。銮仪卫总管大臣为正一品武官(相当于中央警卫局局长),职责非常重大,负责皇帝出行仪仗及其保管,皇帝的保卫工作,由满族贵族亲信担任。具体负责的是銮仪卫云麾使、治仪正、整仪尉等严密的管理保驾事务的系统。

在銮驾库出土的“古今通集库”碑为明代遗物

在銮驾库出土的“古今通集库”碑为明代遗物。明初这里曾是古今通集库,收藏皇帝给功臣、将领、藩王、驸马等的诰封、铁券诰敕、印信、勘合、符验、信符等档案,由印绶监的掌印太监主管,是皇帝御用的档案库。嘉靖年间在紫禁城东墙外修建了皇史宬,古今通集库的档案移到了皇史宬,“古今通集库”碑留在了原址。

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梁枋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东面檐下“东华门”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辛亥革命后只余铜质汉字。

东华门门楼自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始用于安放阅兵时所用的棉甲,每隔一年抖晾一次。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三月,下旨在东华门外护城河边空闲围房中选用70间,设立仓廒,用于存贮太监应领米石,赐名“恩丰仓”。

与其它三门不同的是,东华门靠近太子宫,是专供太子出入紫禁城的,所以东华门上只有8排门钉。

清初,东华门只准内阁官员出入,乾隆朝中期,特许年事已高的一、二品大员出入。

清代大行皇帝、皇后、皇太后的梓宫皆由东华门出,民间俗称“鬼门”、“阴门”。

紫禁城的四个城门中,午门、神武门、西华门的门钉均为纵九横九,只有东边的东华门门钉为纵九横八,内含阴数,相传也与此有关。

嘉庆年间林清之变,农民军由太监刘得才等人经东华门引入紫禁城,但因于门前与卖煤人争道,情急之中露出所藏兵刃,从而为守门官兵察觉,骤然关闭东华门,故而仅十数人闯入,起义旋即失败。

文华门

文华殿 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

  文华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协和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因其位于紫禁城东部,并曾一度作为“太子视事之所”,也就是皇太子的观政之处;明中期改为举行经筵的地方;“五行说”东方属木,色为绿,表示生长,故太子使用的宫殿屋顶覆绿色琉璃瓦。

文华殿初为皇帝常御之便殿,明天顺、成化两朝,太子践祚之前,先摄事于文华殿。后因众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参与政事,嘉靖十五年(1536年)仍改为皇帝便殿,后为明经筵之所,建筑随之改作黄琉璃瓦顶。

嘉靖十七年(1538年),在殿后添建了圣济殿。

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文华殿建筑大都被毁。

民国四年(1915年)与其后的主敬殿相连,成为书画馆;2008年改造为陶瓷馆;2018年起再次成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所在地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重建,其时武英殿尚存,因此“一切规橅殆依明制为之”。乾隆年间,在圣济殿遗址上修建了文渊阁。

文华殿

文华殿主殿为工字形平面。前殿即文华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开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次间、梢间均为槛窗,各开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

殿后的文渊阁是藏书楼,《四库全书》49000余卷曾收藏于此。

文渊阁,位于东华门内文华殿后, 是北京故宫中一座清代皇家藏书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文渊阁建成,用于专贮《四库全书》。

文渊阁坐北面南,在建筑规制、建筑功能和理念上,都仿效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文渊阁则采取“明二暗三”的建造方式,即外观看上去重檐两层,实际全阁共有上、中、下三层。文渊阁面宽33米,进深14米, 面阔6间。

两山墙青砖砌筑直至屋顶,简洁素雅。黑色琉璃瓦顶,绿色琉璃瓦剪边,喻意黑色主水,以水压火,以保藏书楼的安全。阁的前廊设回纹栏杆,檐下倒挂楣子,加之绿色檐柱,苏式彩画,具有园林建筑风格。阁前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架一石桥,石桥和池子四周栏板都雕有水生动物图案。阁后湖石堆砌成山,势如屏障,其间植以松柏。阁的东侧建有一座碑亭,盔顶黄琉璃瓦,造型独特。亭内立石碑一通,正面镌刻有乾隆皇帝撰写的《文渊阁记》,背面刻有文渊阁赐宴御制诗。

文渊阁建筑装饰和油漆彩画以冷色为主,陈设布置复原乾隆时期状态。 一层在中间设皇帝宝座,为讲经筵之处。二层中三间与一层相通,周围设楼板,置书架。二层为暗层,光线极弱,只能藏书。三层除西尽间为楼梯间外,其它五间通连,每间依前后柱位列书架间隔,宽敞明亮。明间设御榻,备皇帝随时登阁览阅。

其建筑结构反映了清代宫廷建筑在工程设计和建造艺术上的高度技巧和水平,对于研究中国清代藏书文化和建筑历史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文渊阁 前的金水河

文渊阁 藏书楼

后殿曰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

主敬殿

文华殿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
  

明清两朝,每岁春秋仲月,都要在文华殿举行经筵之礼。清代以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等人充当经筵讲官,满汉各8人。每年以满汉各2人分讲“经”、“书”,皇帝本人则撰写御论,阐发讲习“四书五经”的心得,礼毕,赐茶赐座。明清两朝殿试阅卷也在文华殿进行。
  

明代设有“文华殿大学士”一职,以辅导太子读书。清代逐渐演化形成“三殿三阁”的内阁制度,文华殿大学士的职掌变为辅助皇帝管理政务,统辖百官,权限较明代大为扩展。

文华殿被改造为陶瓷馆

文华殿被改造为陶瓷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专家们从明清皇家35万件陶瓷旧藏中选出400多件精品,按时代发展顺序排列展示,供观众参观者鉴赏研究。

展厅分为文明曙光、瓷过寻踪、青瓷独秀、南青北白、名窑迭出、瓷都奠基、繁荣昌盛、清新雅致、登峰造极、复有起色、走向世界等几个展区。

又分为三个展厅,一号厅展品主要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到清代广彩瓷器,其中代表瓷器为:唐代青釉八棱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唐三彩等。

二号和三号厅展品为明清代宫廷瓷器,代表瓷器为:雍正粉彩蟠桃纹天球瓶、乾隆珐琅彩缠枝莲纹双连瓶等。

文华殿陶瓷馆

文华殿被改造为陶瓷馆

文华殿东侧还有一座建筑——传心殿;

传心殿东侧随墙琉璃门,现为古建部

传心殿院落由南向北分别由治牲所、景行门、传心殿3座主要建筑组成。

殿后有祝版房、神厨、值房等附属建筑。

其中治牲所坐南朝北,为倒座房,景行门和传心殿皆南向。治牲所夹东西墙而建,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屋面为两坡硬山式顶,覆黄色琉璃瓦,两山面饰琉璃博风,铃铛排山脊,脊首为仙人,依次排列龙、凤、狮子、天马、海马5种珍异,其后为截兽。

这里是在传心殿举行祭祀时,人们宰杀牲畜的场所

景行门面宽三间,仅于中部明间开门,黄瓦悬山式屋顶露明五花山面,饰旋子彩画,脊兽规制与治牲所相同。

门之北即全院主建筑——传心殿,亦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黄瓦硬山式屋顶。殿后祝版房、神厨各三间,值房五间。

传心殿是古代中国宫殿建筑。位于紫禁城东南隅的在文华殿东侧,是一组由长方形院落组成的祭祀性建筑。整个院落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5米,占地2500平方米。院子前方无正门,而在东、西两墙的前半部各开一随墙式琉璃门,上覆黄色琉璃瓦。东墙较高,西墙与文华殿院墙相邻,墙体稍矮,故西门楼高于院墙,为整式琉璃门楼。

传心殿的规建始于清代康熙朝,殿正中设皇师伏羲、神农轩辕位,帝师陶唐、有虞位,王师禹、汤、文武位,皆南向。殿东周公位,殿西孔子位。祭礼所用祭器与帝王庙等制,其中正位九案:爵各三,铏各一,均用铜;笾各二,用竹;豆各二,用铜;篚一,用竹;尊三,用铜。

传心殿倒座屋顶上的三拼正吻

传心殿东门与东华门遥望,西门与文华殿东角门毗邻,中隔夹道,相错而开。穿过文华殿东角门,经传心殿可至文华殿前庭院,经传心殿西门又可由文华殿到达传心殿院内,整个院落好似文华殿的一个跨院。院中“大庖井”极富盛名,井水清甜甘洌,可与京西玉泉山之水相妣美,故有“玉泉第一,大庖井第二”之说,井水至今仍未干涸。

传心殿外的小树林

而文华殿文华门南边还有一座建筑——内阁大堂;

内阁大堂

内阁大堂内

内阁大堂为清代大学士之舍,亦称大学士堂,位于太和门东庑外东南。大堂南向3间,东西两厢各3间,皆硬山顶,覆黄琉璃瓦。坐东面西者为汉票签房,中1间为侍读拟写草签处,北1间为中书缮写真签处,南1间为收贮本章档案处;坐西面东者为蒙古堂。汉票签房之南、南向面城垣者为汉本堂,3间;蒙古堂之南,南向面城垣3间为满本堂,满本堂之西为祝版房,缮写大祀祝版之处。大堂前安屏门4扇连垂花门,有墙垣与东西两厢相隔。堂之东西各有耳房4间,皆灰瓦硬山顶,东为满票签房,西为稽查房。堂后为内阁大学士斋宿之所,其东为满票签档子房、典籍厅。

文华殿这个区域的北边是南三所;

南三所平面图

南三所位于外朝东路文华殿东北,为一组殿宇的总称。明朝这一带有端敬殿、端本宫,为东宫太子所居。其中原有殿名“撷芳殿”,清康熙年间太子允礽之宫人于此居住。乾隆十一年(1746年)在撷芳殿原址兴建三所院落,作为皇子居所。因其位在宁寿宫以南,故又称“南三所”,也称“阿哥所”或“所儿”,嘉庆朝以后多以“撷芳殿”代称整组建筑。

南三所共用宫门1座,面阔3间,进深1间,绿琉璃瓦歇山顶,当中开门

南三所是北京故宫宫殿建筑。共用宫门1座,面阔3间,进深1间,绿琉璃瓦歇山顶,当中开门,内外设礓磋慢道。门内有一东西窄长的小广场,广场北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3所,每所皆为前后3进。

形制完全相同:南端有琉璃门1座,前殿面阔3间,中殿、后殿皆面阔5间,绿琉璃瓦硬山顶。殿前都有东西配殿各3间,中殿前有井亭1座。此外还有耳房、顺山房、值房、膳房、净房等殿宇。

整个南三所共有房200余间。乾隆十九年(1754年),三所又各添盖后罩房1座,黑琉璃瓦顶。

南三所位在紫禁城东部,按阴阳五行之说,东方属木,青色,主生长,故屋顶多覆绿琉璃瓦,并安排皇子在此居住。

同时,依封建礼制,南三所建筑的屋顶皆为单檐硬山顶或歇山顶,形制较皇帝所用的殿宇等级稍逊。

南三所建成后,嘉庆皇帝颙琰曾于乾隆四十年至六十年(1775-1795年)在中所居住,乾隆六十年(1795年)受封太子后移居毓庆宫。

嘉庆年间,皇子幼年时先住在毓庆宫,成婚后移居南三所。此后道光皇帝、咸丰皇帝都曾在此居住过。宣统年间,这里曾作为摄政王载沣的起居所。

南三所

南三所区域

南三所

如今的南三所,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办公场所,已不再对外开放。也正是由于此原因,更是让人心生好奇,想零距离探幽揽胜,了解一下那里的情景。

文华殿这个区域的北边还有一座宫殿——箭亭;

箭亭

箭亭位于北京紫禁城东部景运门外、奉先殿南一片开阔的平地上,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初建,当时该殿名曰射殿。改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并改名为“箭亭”。

网络图 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乾隆皇帝射猎图》轴(图片来源丨故宫博物院官网)

箭亭是清代皇帝及其子孙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箭亭名为“亭”,实际上是一座独立的大殿。其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四面出廊。殿内20根朱漆大柱直接承托梁架,减少了斗拱层叠的层次,是宫殿建筑大式做法中比较少见的。箭亭东西两侧山墙磨砖对缝,不开窗;南北两面各辟菱花 扇门,南5北3共8扇。

文华殿区域游览暂告一段落。

接下来了解欣赏外朝西路武英殿、西华门区域的一些建筑景点;

武英殿区域建筑景点

故宫外朝西路武英殿区域

武英门

武英门,是外朝西南武英殿的正门,面阔五间,黄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坐落在汉白玉栏杆围护的台基上,门前环绕着内金水河,上跨三道石桥,结构精英,气势恢宏。

故宫所有的匾额,本都是清朝留下的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今日的武英门,只有一行汉字,则是清亡之后,袁世凯要当皇帝期间命人重新题写制作。

武英门与武英殿(正殿)、敬思殿(后殿)的木结构和斗拱存在许多差异, 武英殿、敬思殿都是同治八年大火(1869年 )后重建起来的,武英门在当时可能未被烧毁,所以属于更早期的建筑。

而恒寿斋以及西墙外值房的建筑时期还可推至明代。

据记载,连接正殿和后殿的工字廊,乾隆时期尚在,但何时拆除不得而知。

现存的工字廊采用新式人字梁架,应该是民国时所加。后来,革命博物馆使用时期为了布置展览又对工字廊进行了改造。在人字梁架上发现有红色油漆题记:一九五四年十月落地从修。

武英门

武英门的内外檐彩画应该是同治八年复建时绘制的。日本学者在1900至1901年间拍摄的武英门内景照片上的彩画与现存是一致的。而武英殿、敬思殿以及东西配殿的彩画则是修陈列所时做的。

阳光下,武英门外檐上"金龙和玺"的贴金图案炫目而不失高雅,艳红的墙面、齐整的瓦顶、精美的菱花窗,渲染出盛世盛景。武英门保存得比较好,所以它的内檐彩画、木结构和瓦顶都没有"动",只是加以保养、修整。

武英殿额及斗拱 "金龙和玺"的贴金图案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与协和门东面的文华殿东西遥相对应。是明代皇帝在此召见大臣,商计国事的地方。

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须弥座围以汉白玉石栏,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门。

后殿敬思殿与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间。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
   

明初帝王斋居、召见大臣皆于武英殿,后移至文华殿。

崇祯年间皇后千秋、命妇朝贺仪也在此举行。明代于武英殿设待诏,择能画者居之。
 

武英殿 李自成曾经登基的地方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攻入北京,成立大顺政权。但很快就因军心懈怠,无力抵抗入关的清兵,只在四月二十九日于武英殿草草举行了即位仪式,翌日便撤离北京。

农民起义军李自成

武英殿前面一块大石头上刻“武英殿”三个大字

清兵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为理事之所。清初武英殿用作皇帝便殿,举行小型朝贺、赏赐、祭祀等仪典。康熙八年(1669年)因太和殿、乾清宫等处维修,康熙皇帝曾一度移居武英殿, 擒拿鳌拜事件便发生在这一年,正是康熙皇帝暂居于武英殿的期间。
康熙执政后,集合了许多文人学士在此开馆编书,首开武英殿书局。康熙十九年(1680年)将左右廊房设为修书处,掌管刊印装潢书籍之事,由亲王大臣总理,下设监造、主事、笔帖式、总裁、总纂、纂修、协修等30余人,由皇帝和翰林院派充。

《古今图书集成》就是编撰印制于武英殿,此数仅次于《永乐大典》,是我国大型百科全书之一,共6100余册。

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后,武英殿大量刊刻书籍,使用铜版雕刻活字及特制的开化纸印刷,字体秀丽工整,绘图完善精美,书品甚高。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将《永乐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种排字付印,御赐名《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世称“殿本”。

道光二十年(1755年)后刊书甚少,仅存其名。武英殿之书凡存而不发者一向贮于敬思殿中。

嘉庆十九年(1814年)夏清查存书,将完好者移贮武英殿,残缺之书变价出售,此后敬思殿实际作为存储版片之处。
  

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烧毁正殿、后殿、殿门、东配殿、浴德堂等建筑共37间,书籍版片焚烧殆尽。同年重建。

现今,武英殿为故宫博物院陶瓷馆,作为常设展览的武英殿,汇集了华夏顶尖的陶瓷文物,其中有数件汝窑瓷,很密集地放在展柜中,汝窑诞生在北宋,为北宋五大名窑中的首位。故宫藏的汝窑,在宋代就是皇家专用,宋高宗时代,已经是极为难得的珍品,被珍藏在奉化宫中 。

武英殿为故宫博物院陶瓷馆

武英殿为故宫博物院陶瓷馆

武英殿后面的敬思殿是明代朝贺中宫的地方,明末李自成于1644年4月29日在此殿称帝,清朝入关,顺治也在此殿宣告登基。乾隆中期,“殿本书”均在武英殿校刊。

接下来简单欣赏一下英华殿东侧的断虹桥;

断虹桥简介

断虹桥位于太和门外、武英殿之东,单拱石券,横跨于内金水河之上。桥南北向,长18.7m,最宽处达9.20 m。桥面铺砌汉白玉巨石,两侧石栏板雕穿花龙纹图案,望柱上之石狮神态各异,宛然如生。桥之建造年代为明初或元代尚未定论。

但此桥用料之考究、装饰之华丽、雕刻之精美乃紫禁城内诸桥之冠。

据有人说;先有断虹桥,后有紫禁城。

紫禁城断虹桥

断虹桥据说为元代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建筑物。由此可见明清中轴线要比元代东移了几十米。此外,断虹桥东侧从南数第四个狮子形态最为奇异,此狮子手抓脑后,显出忧郁模样。

此狮子一手抓脑后,一手护裆,显出忧郁模样,人们称为“护裆狮”

据说当年道光皇帝有一次曾经路过断虹桥看见此狮神态,不禁想起不久前自己曾将长子奕纬踹死,不由得心生悔心。

断虹桥前拍摄“护裆狮”的游人们

下来欣赏“紫禁十八槐”;

故宫十八槐是国家一级古树。在故宫武英殿以东、断虹桥以北的道路两边,分布着一些据推断至少是植于明代的18棵老槐树,即“十八槐”,被人们称作“紫禁十八槐”,历经几百年,现今仍然存活17棵。

据《旧都文物略》载:“桥北地广数亩,有古槐十八,排列成荫,颇饱幽致”。这十八槐棵棵雄壮,气宇非凡。它们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明清两代,王公大臣和宫人们出入西华门都要走这里,慈禧去颐和园也要经过十八槐。

“紫禁十八槐”

“紫禁十八槐”

“紫禁十八槐”

每一棵古槐,都是像是拟人的,有的像一匹战马或是一位女子或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从他们的光阴里可以看到历经沧桑的古槐树固有的风采,可以展示出古树做为自然生态里活着的自然史那种画面感。那时代的沉淀,那给与后人的启发,都在古树的自然摇曳中一览无余。

武英殿西边是尚衣监,殿宇二层,曾经是皇子居住的地方。

再向西为咸安宫,就是康熙囚禁长子的地方。后为教八旗大臣子弟肄业处,清末被火烧毁,民国三年(1914)咸安宫遗址改建成宝蕴楼。

宝蕴楼 咸安宫门

咸安门

咸安宫官学移至西华门内、武英殿西,尚衣监处,后因尚衣监年久失修,房屋倾圯,二十五年(1760年)在尚衣监西边为咸安宫官学新建校舍,门三间,门内影壁一座,内为三进院,每进院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共有房二十七间。新建校舍依官学的名称仍命名为咸安宫。
  1914年,古物陈列所在咸安宫址上建宝蕴楼,作为文物库房。今仅存宫门3楹,南向开门,匾曰“咸安门”。

故宫宝蕴楼全景

1913年初,为解决沈阳故宫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所藏文物运到北京存放问题,决定修建。1914年动工,1915年完工。这座曾保存23万件文物的故宫藏宝库,于2013年12月24日启动修缮。

“宝蕴楼”名称的得来,顾名思义与宝物有关。宣统皇帝溥仪退位后,前朝的所有宫殿全部由北洋政府接管。北洋政府决定将沈阳故宫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所藏文物运到北京。就临时决定在紫禁城原来的咸安宫旧址上建造一处库房,用以存放文物。因为要存放的这批文物多是金石玉宝和珍贵的秘籍,其价值不可估量,所以就把库房命名为“宝蕴楼”,并制石质匾额安于北楼正面上。岁月洗礼,如今“宝蕴楼”三字已变得模糊,只有在特定角度仔细辨别才能认清。

在中国传统建筑群里,宝蕴楼显得十分独特,因为它是按照西洋建筑的样式建造的,总建筑面积为1646.9平方米。1913年,北洋政府决定将沈阳故宫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所藏文物运到北京,当时京城缺乏保管文物的地方,所以临时决定在故宫原来的咸安宫旧址上建造一处库房。当时内务部和外交部协商后决定,从庚子赔款中拨出20万元建楼以存放文物。宝蕴楼始建于1914年6月,一年后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

史料记载,1915年入藏该楼的文物有3150箱,达23万多件。由于当时存放的文物多是金石玉宝和珍贵密集,价值不可估量,宝蕴楼因此得名,其石制匾额就在北楼正面。宝蕴楼共有北、东、西三座砖木结构的单体楼房,采用封闭周边式布局,围绕咸安宫旧址的北、东、西三面,与咸安门形成围合。

宝蕴楼最初修建是为了保存文物,随着国家分批次将文物调拨给相应的博物馆,宝蕴楼内已被清空。2013年底,宝蕴楼展开为期一年半的修缮,以解决屋顶漏雨、外墙剥落朽等问题。2015年10月,北京故宫博物院迎来90岁生日,百岁的宝蕴楼首次对外开放,重张后宝蕴楼被辟为故宫博物院院史陈列馆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本部。

下来游览西华门;

从太和门广场西侧庑廊中间的熙和门出去,这里就是外朝西路。出熙和门一直往西走可以到达西华门,这条路南面也有一大片建筑,这是南大库,南薰殿。

西华门;西华门位于西华门大街与南长街交汇处东侧,与东华门相对,是紫禁城的西门。

西华门位于西华门大街与南长街交汇处东侧,与东华门相对,是紫禁城的西门

清末的西华门照片

西华门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用于安放阅兵所用棉甲及锭钉盔甲。

原本的西华门匾额是用满、蒙、汉三种文字所写,辛亥革命后只余铜质汉字。

西华门的右侧立着一通下马石碑

西华门的右侧立着一通下马石碑,刻有满、蒙、汉三种文字以提醒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下轿),步行进入大内。

据说,以前大臣们上朝进宫出入东华门时会经过一大片御马厩,气味难耐,所以大多数朝臣进出皇宫就改走西华门了。

出西华门就是北海公园,清代帝后游幸西苑、西郊诸园,多由此门而出。

清朝末期,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一行即由西华门逃出宫的。

不过如今西华门并不开,游览故宫只能从午门进入,游览完毕需从东华门或神武门出去。

接下来了解始建于明代的宫殿建筑——武英殿南面的南薰殿 ;

南薰殿

南薰殿始建于明代的宫殿建筑,位于外朝西路,武英殿西南,为一独立的院落。

南薰殿明清建筑遗址考古复原平面图

南薰殿可以说是故宫里尚存年代最早的一处古建筑。如今故宫里尚存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其实已经不多了,在明清之际,故宫曾多次失火。然而,南薰殿位于故宫西南角,位置偏僻。因此,很多人认为,所处位置使其没有遭到火灾的侵袭,也没有档案有失火的记载。

从南薰殿建筑的样式来看,应该是明代早中期的建筑,“至少应该是明代中期以前修建的,很有可能是与神武门同期的建筑。”

南薰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内明、次间各设朱红漆木阁,分5层,奉历代帝王像。每轴画像均用黄云缎夹套包裹,装入木色小匣,按阁之层次分别安放。

殿之东室安奉历代皇后像;西室放置一木柜,贮明代帝后册宝。

殿内木构及彩画均为明朝遗物,十分珍贵。

殿内木构及彩画均为明朝遗物,十分珍贵

在明代,上徽号、册封大典前,阁臣率中书于此撰写金宝、金册文。明崇祯三年(1630年),命武英殿中书画历代明君贤臣图,置于文华、武英两殿,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命重新装潢,移藏于南薰殿。

南薰殿[明朝紫禁城宫殿]

南薰殿[明朝紫禁城宫殿]精美的斗拱

殿内明间有乾隆《御制南薰殿奉藏图像记》卧碣,文中详细记载殿内尊藏:自太昊、伏羲以下,共有帝王贤臣画像(卷、册、轴)共121份,所绘大小人像共583名,其中帝后像黄表朱里,臣工像朱表青里。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一共收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肖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皇帝63幅画像中,大多数皇帝都是一人一幅画像,唐太宗有3幅,宋太祖有4幅,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有13幅画像。

如今,这13幅画像1幅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2幅画像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接下来了解一下南薰殿的那些原来收藏在那里的历代皇帝御容画像;

1747年的十月辛巳,清代乾隆在内务府库中发现一批来自前明留下的画像,这些画像以历代帝后的标准像为主,还杂以名臣圣贤画像,均描绘精致,不似民间所为。它们是明清易代之后,由清政府统一收贮在内务府库中,几十年来无人问津,“尘封蛀蚀,不无侵损”。于是皇帝下令,将这批图像统一装裱,在这个命令下达几天后,也就是十一月初六,这批图像被送到造办处的秘殿珠林处重新装裱。乾隆很关心此事,详细指示了装裱的等次,用料

本文地址:http://www.naizai.cn/archives/3178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百科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